近日,A股多家消费电子企业披露2023年半年报,其中,相关汽车业务数据亮眼,新业务转型步入收获期。
(资料图)
多位业内人士表示,目前不少头部企业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,产品研发进展顺利,有的已经开始投产。由于业务起点低基数小,各家公司均呈现出较好增速。
整体来看,尽管多数消费电子产业链企业布局汽车赛道的时间并不长,但已有多家企业实现新业务变现,相关业务甚至还成了企业业绩的重要增长极。
例如,领益智造披露的2023年半年报显示,上半年公司汽车业务实现收入7.13亿元,同比增长72.46%,毛利率同比提升0.23个百分点。
领益智造表示,公司在动力电池结构件细分领域中迅速崛起,成为北美新能源大客户的重要供应商,业务增长迅速。目前正积极拓展汽车其他相关产品线,如汽车散热模组、充电产品等。
蓝思科技则将新能源汽车作为业务发展重心。今年上半年,蓝思科技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座舱类产品实现现营业收入22.82亿元,同比增长54.98%,远超智能手机及电脑类、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类等其他产品增速。
主攻智能驾驶、车身电子和智能座舱的欧菲光,其2023年上半年智能汽车类产品收入6.16亿元,同比增长3.42%。公司表示,力争到2025年实现智能汽车业务收入规模行业领先。
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告诉《证券日报》记者:“近几年消费电子市场不景气,但电动车行情火爆,市场需求快速增长。由于这两个市场有不少共通的地方,汽车类似手机,也需要大量的电子消费品部件,因此,转换市场成为许多消费电子企业的战略选择。”
以领益智造为例,近日其子公司与德国某整车厂商旗下动力电池子公司签订了《Nomination Agreement》(提名协议),约定向该客户供应动力电池盖板、模切件以及相关注塑、冲压件。公告显示,该协议的顺利履行预计将累计增加公司2025年至2029年收入约22亿元。
立讯精密则是通过兼并收购闯入“造车”领域。2022年2月份,立讯精密控股股东立讯有限以100.54亿元购买青岛五道口持有的奇瑞控股19.88%股权、奇瑞股份7.87%股权和奇瑞新能源6.24%股权。
“消费电子产业链公司切入汽车领域大致有三种模式:一是企业自身战略转型,将现有业务转移到汽车领域,二是通过兼并收购增加新业务,三是与电动车企合作,快速切入。”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如是说。
锦华基金总经理秦若涵认为,消费电子企业进军汽车产业,可使公司在原有产业和核心能力基础上布局新的增长点,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传统消费电子业务需求下滑的风险。
不过,叶银丹也提醒道,汽车供应链在安全性方面要求更高,相应的就需要消费电子企业为满足车规级标准而做出更多的投入。消费电子企业能否实现中长期盈利及自身价值的提升,还需持续跟踪观察。
本报记者 王镜茹
标签: